重慶唯一!涪陵入選全國糧食物流核心樞紐承載城市
---------------------------------------------------------------------------------------------------------------------------------9月底,涪陵區被國家發改委確定為糧食物流核心樞紐承載城市(港口型),根據國家“四橫、八縱”糧食物流通道布局,全國共確定48個城市打造糧食物流核心樞紐,涪陵區成為我市唯一入選區縣。
近年來,我市加快構建現代糧食產業和流通體系,在萬州、江津、涪陵等港口地區都布局了物流樞紐節點,兼具有糧油貨物的集散、存儲、分撥、轉運等多種功能。涪陵區為何能從這些港口樞紐中脫穎而出,成為國家認證的糧食物流核心樞紐?這對當地構建糧油加工全產業鏈條,保障我市糧食安全有何意義?
黃金水道帶來“黃金效益”
涪陵區坐擁長江、烏江黃金水道,具有承接渝東南渝東北,通達鄂西、黔北、湘西的區位條件,自古便是烏江門戶樞紐。
涪陵區發改委相關負責人說,近年來,涪陵區加快糧食物流基礎設施建設,著力打通一批糧食物流骨干通道,形成公路、鐵路、水路多式聯運的物流格局。其中,作為涪陵糧食物流樞紐核心的龍頭港,不僅緊鄰重慶中心城區,還是長江上游少有的能夠常年通航萬噸級船舶的深水良港。
在涪陵區龍頭港,千噸級大船依次排開。國慶期間,從墨西哥進口的一批大豆抵達港口,再通過公路貨運專線運送至百米之外的涪陵臨港經濟區,成為園區糧油加工企業的重要原料。
涪陵是南通一德實業沿長江經濟帶布局的第三個生產加工基地,項目總投資30億元,可形成年處理油料200萬噸、處理脫膠油40萬噸的生產能力,年產值超100億元。
“大噸位船舶可常年通行是我們選擇涪陵的重要原因。”一德實業負責人告訴記者,大豆原料運輸主要依靠水路,長江涪陵航段常年最小吃水深度可滿足5000噸級單船滿載通行,而再往上游走,受枯水期水位下降影響,每年3—5月大噸位船舶通行就會受到限制,大大增加原料供應的物流成本。
目前,龍頭港已先后開通投用了5個泊位,年貨物吞吐量在200萬噸左右。為進一步降低企業成本,龍頭港還積極拓展進境糧食中轉業務,去年7月,龍頭港以9號泊位為載體的進境糧食中轉碼頭通過重慶海關驗收,這意味著從國外進口的玉米、大豆等糧食貨物可通過江海聯運,直達龍頭港,預計每年可為轄區內有進口糧食需求的加工企業節約物流成本上千萬元,提升企業市場競爭力。
糧食產業步入“鏈式”發展
入選國家級糧食物流核心樞紐承載城市,將給涪陵帶來什么?“補齊產業鏈供應鏈短板,進一步釋放產業潛能是物流樞紐城市的關鍵。”涪陵區發改委相關負責人說,核心樞紐打造賦能了涵蓋糧食生產、收購、儲備、加工、銷售、物流中轉的全產業鏈條,將有利于優化涪陵乃至全市優質糧油基地及加工產業布局。
譬如,去年以來,涪陵區就在中糧油脂年加工大豆75萬噸、產出食用油15萬噸、豆粕60萬噸的基礎上,又引入了中糧糧谷、中儲糧兩大國家級企業,著力提升轄區糧食倉儲及糧油供給能力。
其中,中糧糧谷年產80萬噸糧食智能加工項目已于今年9月正式開工,國慶期間,項目一期工程完成樁基施工,正式進入主體建設階段,2025年建成達產后,可形成年產60萬噸小麥和年產20萬噸稻谷加工的生產能力,帶動新增就業200余人。
“我們的到來將補齊涪陵糧油產業上的關鍵一環。”中糧糧谷項目負責人說,過去,涪陵糧油產業主要以糧油精深加工為主,企業規模小,布局分散,缺乏具有影響力的龍頭帶動,而他們進駐后,將整合國有企業的資源優勢,統籌推進糧源調度、收儲輪換,以及產銷銜接,形成一條集糧食加工、成品糧儲備保障、糧食中轉集散等功能于一體的全產業鏈條。
不僅如此,圍繞中糧油脂、中糧糧谷、中儲糧三大央企龍頭,涪陵區還培育壯大了雙胞胎飼料、金健米業、道道全糧油等十余家上下游關聯企業,構建起以龍頭引領,優質大米加工、植物油加工、飼料加工等多個市場主體企業為功能互補的糧食倉儲體系,將帶動全區糧食加工能力達到100萬噸/年、食用油加工能力達到80萬噸/年。
發揮好“蓄水池”“調節器”作用
在涪陵龍頭港長江岸邊,直達重慶兩江新區的城際快速通道已完成前期勘察、設計,道路全長45公里,將依次跨越明月山、渝利鐵路、渝萬鐵路,成為涪陵聯通主城中心城區的重要紐帶。
“道路貫通后,從涪陵前往兩江新區僅需45分鐘車程,將使涪陵進一步融入重慶中心城區六橫七縱城市快速路網結構,暢通涪陵向中心城區的糧食調運通道。”涪陵區發改委相關負責人說。
保障區域糧食安全,是國家賦予糧食物流核心樞紐城市的重要責任。作為我市糧食物流的重要節點,去年涪陵僅向重慶中心城區、周邊區縣、相鄰省市地區提供原糧就達9萬噸,成品糧油約32萬噸、豆粕約15萬噸、飼料約35萬噸。入選國家級糧食物流核心樞紐城市后,涪陵區將如何發揮糧食安全“蓄水池”和糧食市場“調節器”作用?
“搶抓長江經濟帶、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和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等國家戰略機遇,我們將不斷優化‘通道+節點+樞紐’的糧食物流骨干網絡,把交通互聯互通擺在更加突出位置,凸顯涪陵作為糧食物流核心樞紐城市的區位優勢。”涪陵區發改委負責人說。
具體而言,他們將加快形成“米字型”鐵路網、“三環十四射”高速公路網、“1+3+N
”港口體系等對外大通道布局,進一步強化龍頭港長江干流樞紐港作用,充分發揮鐵水聯運與水水中轉功能,通過進港鐵路有效串聯渝懷鐵路、渝懷復線、南涪鐵路、渝利鐵路,并與烏江聯動,共同輻射貴州、湖北、四川等區域,提高糧食多式聯運轉換效率以及糧食物流服務效能。
此外,涪陵區還將依托糧食物流重點通道,培育多樣化、個性化、優質化糧油產品,推動涪陵糧食產業新舊動能轉換和高質量發展,到2025年形成以水稻、小麥、食用油等為主的多元化加工體系,現代化糧食產業體系加快構建,糧食產業實現集聚發展,糧油加工工業產值超過250億元。
來源 : 重慶日報客戶端
上一篇:茅臺物流公司入選2023年全國商貿物流重點聯系企業名單 | 下一篇:西藏那曲物流園區綜合5站臺進行大修施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