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水馬龍 滿載希望——西部陸海新通道重慶國際物流樞紐園區見聞
---------------------------------------------------------------------------------------------------------------------------------廣西新聞網-廣西日報(記者 韋宏寧
岑琴)9月25日傍晚,本報采訪組到達重慶國際物流樞紐園區內的陸海新通道重慶無水港(以下簡稱“重慶無水港”)。雖然夜幕已至,但這里仍燈火通明,十幾輛貨車正在起重機的輔助下裝卸集裝箱,兩臺高約30米的遠控龍門吊在軌道上忙碌著。
重慶無水港由廣西與重慶共同投資建設,是西部陸海新通道基礎設施的一個重要工程,而兩臺遠控龍門吊則是重慶無水港的關鍵性設備。記者看到,這兩臺龍門吊均配備先進的遠程操控系統,借助攝像機、視頻、傳感器和控制技術,操作平臺可以從機上“搬到”中控室。駕駛員再也不用爬進26米高、不足6平方米的狹小操作室,僅在中控室進行簡單視頻監控、手柄操作,就可以實現遠程智能化作業。重慶無水港項目相關負責人介紹,這兩臺龍門吊高約32米、軌距35米、起升高度18.3米,可實現“堆五過六”(即堆五層,跨六列),大大提升了堆場利用率。
西部陸海新通道重慶國際物流樞紐園區內的繁忙景象。記者 徐天保 攝
作為西部陸海新通道的重要承載體,重慶無水港進一步推動了通道陸運體系與海運網絡的有效銜接。2021年5月,重慶正式開工建設陸海新通道無水港,將西部陸海新通道原本要在海港進行的鐵路與海運的組織銜接、鐵路箱與海運箱的置換流轉等服務,前置到了陸運環節。經過2年多建設,這里的集裝箱共享調撥中心、普庫已正式投用;凍庫、辦公樓等設施計劃年底全面投用。
“這是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的標志性項目。”西部陸海新通道物流和運營組織中心主任劉瑋介紹,重慶無水港項目建成投用后,將成為集“通道+物流+貿易+產業”于一體的國際物流分撥中心,服務并促進重慶及周邊地區“東南西北”四向通道多式聯運融合發展,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西部陸海新通道重要貿易節點,更好地服務沿線省區市。
在距離重慶無水港不遠的重慶團結村中心站,記者同樣看到一片繁忙的景象,一輛輛載滿貨物的貨車排隊有序進站。2017年,“渝桂新”鐵海聯運班列在這里首發,拉開了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的序幕。而依托西部陸海新通道,重慶與北部灣海運航線的銜接更加快捷,渝桂在新通道的物流合作日益緊密。記者從有關方面了解到,目前廣西防城港車站保持每周2—3列冷鏈專列常態化運營,加快了防城港至重慶、貴州、云南等西南省份海鐵聯運速度。今年1—9月,西部陸海新通道海鐵聯運班列開行6939列,同比增長6%;其中,上半年川渝地區至北部灣鐵海聯運班列運輸達1659列。
西部陸海新通道的建設帶來了看得見摸得著的變化,給百姓送來幸福希望。在重慶一些水果市場,記者了解到帶殼榴蓮的價格在每公斤40元左右。“以前一個榴蓮動輒兩三百元,現在一百多元就能吃上了,便宜不少。”重慶市民李女士說。
今年9月22日舉辦的第一屆中國農產品新品發布會暨中國西部(重慶)國際農產品交易會上,“陸海優品—貓山戀”榴蓮被選為參展水果,這批榴蓮從馬來西亞高山果園出發,途經關丹港、欽州港,沿著西部陸海新通道進入重慶,順利抵達西部農交會現場。榴蓮從掉果、包裝、發運到通關,全程采用零下18℃冷鏈模式,最大程度鎖住了新鮮、保留風味,在展區上受到逛展市民的追捧。
陸海新通道運營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依托西部陸海新通道,包括東南亞水果,泰國糯米、越南巴沙魚等特色產品能以更低的成本、更快捷的方式進入重慶市場,讓廣大老百姓享受到更多實惠。
來源:廣西新聞網-廣西日報
上一篇:山東龍口港推動港口物流運輸方式優化升級 | 下一篇:何樹平:高標準高質量做好各項籌備工作 確保物流產業發展大會圓滿成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