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西開放 一起向未來】織密物流網 讓“重慶造”走向全世界
---------------------------------------------------------------------------------------------------------------------------------央廣網重慶12月13日消息(記者白刁尹)業務遍布全球50多個國家、2023年完成貿易額55億元……這是重慶美聯國際倉儲運輸(集團)有限公司(簡稱美聯物流)今年交出的成績單。12月12日下午,向西開放@一起向未來網絡主題傳播活動在重慶拉開帷幕,采訪團走進重慶兩江新區,了解美聯物流如何主動融入“一帶一路”建設,助力“重慶制造”銷往全球市場。
織密物流網 助力重慶內陸開放
貨車轟鳴穿梭,美聯物流工作人員在堆滿貨物的倉庫來回忙碌,現場一片熱火朝天的繁忙景象。在今年3月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公布的全國第三十五批A級物流企業名單上,美聯物流被評為4A級物流企業,成功躋身全國物流行業第一梯隊。
成立于1994年的美聯物流是重慶物流行業的老牌企業,直接參與了重慶綜保區的設立、中歐班列(渝新歐)開通等諸多重大事件。談到“一帶一路”建設,美聯物流總裁何道國十分喜悅,“‘一帶一路’倡議的持續推進,讓中國與沿線國家市場的聯系正日益緊密。這給我們提供了更多的國際市場機遇,現在我們已經和沿線多個國家有了業務往來。”
共建“一帶一路”倡議作為推動中歐、中亞地區貿易升溫的催化劑,為國內國際物流業帶來了新的機遇,而陸海新通道的建設,更為美聯帶來實實在在的利益。何道國算了筆賬:西部陸海新通道果園港班列常態化運行后,通往東南亞的時間節約了一半以上,每年可節約100萬元左右的物流成本。
作為一名從業近30年的老物流人,何道國清楚地感受到“重慶造”汽車競爭力的增強。“‘重慶造’的汽車在這兩年中獲得了龐大的海外訂單,直觀反映在了物流上:美聯物流將長安、塞力斯等為龍頭的重慶造汽車,遠銷至‘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
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上汽紅巖出口汽車數量同比增加了266%,主要市場均位于“一帶一路”沿線;睿藍汽車總計出口了3000多臺汽車到“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長安汽車累計出口11.6萬輛,還在不斷加大“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的市場投入,已累計進入全球63個市場,建成450家海外銷售渠道。
“重慶造”的汽車正在沿著“一帶一路”加速駛向全球。何道國稱,目前,企業正順應智能化技術的發展趨勢,大力推動智能化倉儲建設,提升貨物周轉和運輸效率。下一步,美聯物流將進一步織密物流網絡,讓重慶的產品更多的走向世界。
建立綠色通道 讓“重慶造”走出去
近年來,重慶果園港著力打造綠色智能港口、完善多式聯運、拓展口岸功能,已從傳統內河港口,升級為長江上游聯通全球的“中轉站”。
“‘重慶造’汽車在中亞國家很受歡迎,為了提高運輸效率,我們積極走訪企業開展調研,結合企業需求,成立了新運載模式的研究工作組。”重慶海關所屬重慶港海關關長劉湘斌回憶道,“當時考慮了很多運輸方式,經過綜合分析研判,我們認為JSQ型車專列是最具可行性的。”
所謂JSQ型車,也俗稱籠車,是運輸商品汽車的專業貨運車輛,與鐵路集裝箱運輸相比,“籠車”單批運量更大、裝卸效率更高、運輸成本更低、穩定性與安全性更有保障。據企業反映,“籠車”專列每籠可裝載汽車8-10輛,每列滿編為29籠,較傳統集裝箱運輸可提升出口汽車運力1.5倍左右,壓縮企業成本約15%。
為進一步提高通關便利化水平,重慶海關還建立了商品汽車出口綠色通道,落實“7×24”小時預約通關制度,用好高級認證企業優先辦理政策和中歐班列專用窗口機制,充分發揮“海關-場站經營人-平臺運營公司”聯絡機制作用,推動“籠車”實現穩定常態化開行。同時,聯合烏魯木齊海關制定“籠車”班列出口專項監管方案。在職能部門指導下,按照“一事一議”原則指導企業按月申報發運計劃,采取“分類監管、集中查驗”優化監管模式。及時跟進政策引導,深入調研傾聽企業訴求。
據統計,1-11月,重慶企業采用中歐班列“籠車”出口汽車20771輛,貨值21.86億元。
重慶海關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重慶海關將圍繞企業需求持續發力,助力國產汽車“走出去”。同時,繼續發揮重慶在中歐班列、中亞班列、西部陸海新通道、長江黃金水道等出海出境大通道的優勢,營造平臺更大、運輸更優、通關更暢的良好口岸營商環境。
來源:央廣網
上一篇:黎春秋調度全市新增貨運車輛工作時要求 培育“大車隊”市場主體 | 下一篇:順豐完成比亞迪鋰電池跨國運輸 國際化業務成重要增長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