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現代物流網項目已累計完成投資138.2億元,年度投資41.92億元
---------------------------------------------------------------------------------------------------------------------------------物流一頭連著生產,一頭連著消費,在構建現代流通體系、促進形成強大國內市場、推動高質量發展、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中發揮著先導性、基礎性、戰略性作用,是暢通國民經濟循環的重要一環。12月21日,濟南市政府新聞辦舉行新聞發布會,圍繞濟南市推進物流產業高質量發展、全力打造全國重要的區域性物流中心有關情況進行介紹。新黃河記者從發布會上了解到,近年來,濟南圍繞“1175”工作體系,物流產業取得了長足進展。目前,濟南市現代物流網項目累計完成投資138.2億元,年度投資41.92億元;東南亞進口水果冷鏈班列累計開行突破3200列;1-10月,全市規上物流企業營收781.7億元,同比增長12.1%。
加快重點項目建設,32個物流項目開工建設,其中10個已竣工
在加快重點項目建設方面,濟南強化臺賬管理,建立健全59個“十四五”現代物流網項目檔案和布局地圖,制定全周期推進工作臺賬,將已開工項目進度、擬開工項目進展情況作為重點,定期調度推進情況。強化動態調整。加強與上級主管部門匯報溝通,定期上報有關項目推進情況、評價報告,協調新增一批輻射帶動能力強的項目納入市級重點項目統一管理。強化全程服務。采取“一對一”跟蹤服務,明確“項目管家”,加強與相關部門、區縣聯動,定期深入項目現場,了解建設主體遇到的困難和問題,建立項目推進問題清單,限時辦結銷號。
截至目前,現代物流網項目累計完成投資138.2億元,年度投資41.92億元。商貿服務型國家物流樞紐增量補短板項目、維爾康國家骨干冷鏈物流基地、中國北方生活消費品分撥中心等36個項目開工建設。其中,華芯環渤海區域高端冷鏈總部基地、普洛斯濟南供應鏈管理等10個項目已順利竣工。
中歐班列開行數量年內有望突破千列大關
在拓展物流通道方面,一方面推動中歐班列擴量提質。加快推進山東高速“齊魯號”中歐班列(濟南)集結中心建設,全力爭創全國中歐班列集結中心示范工程;持續強化去回程貨源組織,探索開行公共班列和定制班列,首開東南亞進口水果冷鏈班列。開行數量繼續保持高速增長,截至12月20日,已開行960列,累計開行突破3200列,年內有望突破千列大關。
一方面,逐步完善國際航線網絡。建立濟南航空口岸工作聯席會議機制,完善航空口岸工作例會制度,加強同海關、邊檢、機場等部門溝通交流,為國際航線恢復營造良好發展環境。相繼恢復東京、中國香港、首爾、曼谷、新加坡、芽莊、大阪等7條國際(地區)客運航線,并逐步加密;新開通悉尼客運航線和紐約、倫敦2條貨運航線。
同時,不斷優化運輸結構。以推進“公轉鐵”為重點,大力發展國內鐵路集裝箱班列,先后開通至廣州、黃島、成都、昆明等方向的國內班列,集裝箱發送量每年穩定增長30%以上。今年1-11月重點線路集裝箱發送量3.2萬標箱,同比增長142%,其中鐵海聯運班列集裝箱發送量8208標箱,同比增長198%。
規上物流企業每年新增20家以上,國家3A級以上物流企業130余家
在壯大產業規模方面,濟南市建立了物流產業高質量發展聯席會議機制,對產業發展規劃、重點項目落地、營商環境優化等重大問題集體會商決策。成立濟南市物流產業黨委,搭建服務平臺,統籌協會、專業院校、龍頭企業等力量,加快形成優勢互補、抱團發展格局。
強化物流企業培育。全面把握物流產業發展情況,篩選具有良好發展潛力的企業,精準做好跟蹤服務,全市規上物流企業每年新增20家以上,達到313家。今年1-10月,濟南市規上物流企業營收781.7億元,同比增長12.1%,現有國家3A級以上物流企業130余家,其中5A級企業17家,居全國同類城市前列。
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建立“部門+區縣+園區”招商工作體系,緊盯高端物流總部企業、平臺企業,強化“一把手”招商、精準招商、以商招商,推進順豐環華北數智供應鏈產業基地、中外運臨港智慧物流產業園、圓通濟南商貿科創園項目落地濟南。物流產業招商引資投資額連續4年過百億元,截至11月底,完成物流產業招商引資新洽談、簽約、落地項目35個。
發展智慧物流,打造口岸物流運行“智慧大腦”
在發展智慧物流方面,加快建設濟南市口岸物流大數據平臺,對物流樞紐、園區、重點企業等運行數據進行采集、匯總、處理和分析應用,打造口岸物流運行“智慧大腦”。網絡貨運、數字倉庫等“互聯網+”物流新模式新業態不斷涌現,蘭劍智能、大舜醫藥等企業自主研發的物流技術達到全國領先水平。
大力推進綠色化發展,全市62家物流企業被認定為中國綠色倉庫,數量居全國首位。成功舉辦第十六屆全國現代物流科技大會,濟南市山東港口陸海國際物流等企業獲得10項物流行業科技創新及應用成果獎,7家單位簽署戰略合作意向,7個項目順利簽約。
提升口岸功能,全面深化區域協作
此外,濟南市還加快推進濟南機場新貨運場站遷建和信息化平臺建設,提升口岸基礎設施服務能力。恢復進境食用水生動物指定口岸功能,實現龍蝦、響螺等食用水生動物進口,協調推動開展水果、藥品、冰鮮水產品指定口岸業務。探索開展中歐班列跨境運郵業務。深化“提前申報”、“兩步申報”通關模式改革,大力推廣應用“單一窗口”,持續壓縮通關時間。
深入貫徹落實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戰略,組織召開“大交通、大樞紐、大平臺”——2023濟南·服務黃河流域高質量發展研討會,建立黃河流域現代物流工作協調推進機制,深化沿黃九省區物流協作。推動省內沿黃9市中歐班列一體化發展,共建共享快捷高效對外物流通道;與阿拉山口、霍爾果斯等邊境口岸建立戰略合作機制,提升了中歐班列發運效率;加強與威海港等合作,推動日韓過境貨物通過濟南中歐班列出境至中亞,11月19日過境班列測試成功。
打造全國重要的區域性物流中心
翟立波表示,下一步,濟南市口岸物流辦將深入貫徹落實全市物流產業高質量發展工作專題會議精神,按照“1186”工作思路,著力在開放互聯、結構優化、動力培育、效率提升上下功夫,為“強新優富美高”新時代社會主義現代化強省會建設提供有力支撐。
第一個“1”是緊盯堅定不移打造全國重要的區域性物流中心目標,進一步提升省會城市物流輻射帶動能力。
第二個“1”是突出推動物流降本增效提質工作主線,更好服務產業鏈供應鏈現代化水平提升。
“8”是抓實8項任務,即:強化物流樞紐效能、打造多式聯運骨干通道、推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聚力招商引資新方向、鞏固拓展口岸功能、持續優化營商環境、加強運行監測和評估、加強戰略性問題基礎研究。
“6”是建立6項工作機制,即:現代物流產業高質量發展聯席會議機制、濟青雙牽頭的全省物流發展合作機制、黃河流域物流協作機制、口岸戰略合作機制、國際航線培育發展機制、項目全周期跟蹤服務機制。
來源:海報新聞
上一篇:航空物流保障能力顯著提升 | 下一篇:快遞業持續高位運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