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包裹”貫通經濟“大動脈 快遞業繁榮發展彰顯中國經濟強勁動力
---------------------------------------------------------------------------------------------------------------------------------央視網消息: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12月29日公布2023年前11個月物流運行數據。數據顯示,隨著工業、消費等基礎領域延續恢復態勢,物流需求保持同步擴張,物流運行穩中向好的發展基礎進一步鞏固。
2023年1—11月份,全國社會物流總額為305.9萬億元,同比增長5.0%,增速比1—10月份提高0.1個百分點。11月份當月增長6.7%,比10月份提高1.6個百分點。
從需求結構看,各領域物流需求基本面進一步鞏固,多數行業、產品物流增速均比上月回升。
具體來看,基礎物流需求穩步回升,增勢穩健。11月份,工業、進口、消費領域物流需求均保持較好增長,合計貢獻率超過八成。其中,工業領域物流增速有所加快。1—11月份,工業品物流總額同比增長4.3%,增速比1—10月份提高0.2個百分點。進口領域物流延續良好增勢。1—11月份,進口物流總額比上年增長12.8%,維持10%以上的較高增速。旺季消費物流穩步增長。1—11月份,單位與居民物品物流總額同比增長8.0%。其中,全國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重為27.5%,占比較1—10月份提升0.8個百分點,成為消費流通領域物流總額增長的重要支撐。
創新升級物流需求回升較快,成為推動物流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力量。裝備制造和高技術制造等產業的物流需求持續快速增長。11月份,裝備制造和高技術制造相關的物流需求分別增長9.8%和6.2%,增速較上月分別加快3.6和4.4個百分點。
在綠色發展方面,11月份,新能源汽車和太陽能電池等領域的物流需求保持高速增長,增速均達到35%以上。
固定資產投資增長快 降本提效作用明顯
從物流領域固定資產投資情況看,2023年前11個月,物流固定資產投資增長較快,進一步增強了物流的供給能力,也帶動了全社會投資的增長。
“小包裹”貫通經濟“大動脈 快遞業繁榮發展彰顯中國經濟強勁動力
11月中旬,在山東東營港,3個10萬噸級原油碼頭正式啟用,標志著東營港開始進入深水大港的行列。
據介紹,東營港地處環渤海灣地區,受黃河泥沙沖擊影響,航道非常容易淤積,原來只能???萬噸級油輪。而遠洋原油運輸船舶噸位一般都在10萬噸以上,受港口條件限制,以往東營的原油訂單,只能用小噸位船只 轉運到青島、日照等港口。而10萬噸原油,光轉運成本就得1000萬元。
為解決這一難題,2023年開始,當地投資30多億元,修建起了10萬噸級航道和3個10萬噸油品泊位,并配套建設了42公里的公共管廊和2200萬立方米的配套庫區,全面提升油品運輸的質效。
為提升產業技術水平,東營港經開區2023年還投資6.6億元,為引進人才提供資金、場地、設備等一攬子配套服務。
不僅是港口投資在加快,在成都雙流機場附近,總投資10億元的順豐西部航空貨運樞紐項目,目前正在進行主體結構施工,計劃2025年8月投入使用。
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最新數據顯示,1—11月份,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相關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10.8%,明顯高于全國固定資產投資平均水平。其中,部分區域物流相關基礎設施項目施工進度有所加快。
行業景氣總體向好 航空等領域增勢明顯
從物流業總收入來看,2023年1—11月份,物流業總收入增速較1—10月份提升較大,行業景氣水平總體向好,航空、快遞等服務領域增勢明顯
1—11月份,物流業總收入為12萬億元,同比增長5%,增速較1—10月份提高1個百分點。
從物流業景氣指數來看,11月份,中國物流業景氣指數中的業務總量指數為53.3%,環比回升0.4個百分點。2023年4月份以來,行業景氣水平總體呈現波動中恢復的態勢,11月份回升至近期較高水平,顯示接近年末,物流活動趨于活躍、市場發展較為穩健。
從運輸環節看,航空、快遞等行業景氣水平均位于高景氣區間,物流活動恢復態勢良好。相關的業務量數據顯示,11月份,民航完成貨郵運輸量71.9萬噸,恢復至2019年同期的102.8%,連續4個月超過2019年同期水平,規模創歷史新高。11月份快遞業務量同比增長31.9%。
專家表示,航空、快遞等物流服務,與當前經濟整體處于轉型升級關鍵期密切相關。產業向高技術、高附加值方向發展,終端消費結構持續升級優化,均對物流服務的時效、精準度提出更高要求。
供需關系優化 服務價格穩中有升
隨著物流供需延續恢復改善的基本態勢,物流服務價格總體穩中有升,重點調查物流企業的業務收入增速小幅回升,企業單位成本水平繼續小幅降低。
從物流服務價格來看,11月份,物流服務價格穩中有升。水運方面,沿海散貨運價指數漲幅較大,多數遠洋航線運價有所上漲。11月份,中國沿海散貨運價指數月平均值為1014.63點,環比上漲6.4%;中國出口集裝箱綜合運價指數平均值為855.11點,環比上漲4.8%。公路方面,11月份,中國公路物流運價指數為103.8點,與上月基本持平,比2022年同期提高0.44%。航空方面,11月份,國內航線貨物平均運價環比上漲0.6%,國際航線貨物平均運價環比上漲16.6%。
從重點調查企業數據來看,1—11月份,重點調查的物流企業物流業務收入同比增長7.6%,比1—10月份提高0.2個百分點。
企業調研來看,倉儲物流企業在裝備智能化、信息數字化等方面積極推進,倉儲設備利用率持續改善,助力各環節物流、信息流周轉順暢高效。11月份生產端數據顯示,工業企業產品銷售率為97.4%,同比提高0.5個百分點。
隨著相關物流設備利用效率同步改善、資金周轉時效有所加快,企業單位成本水平延續小幅回落走勢。1—11月份,重點調查企業的每百元物流業務收入中的成本為95.64元,同比減少0.1元,環比減少0.04元。
專家表示,也要看到當前物流運行整體仍處于恢復期,部分指標回升也存在同期基數偏低等因素影響。隨著擴內需、促消費等政策進一步落實見效,經濟運行中有效需求不足的問題有望逐步緩解,物流運行有望保持企穩向好的發展態勢。
來源:央視網
上一篇:日均處理快遞超7億件,中國民營快遞的未來增量在哪里? | 下一篇:河北定州:全力打造陸港型物流樞紐城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