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20人丨林濤:展品越來越豐富 物流服務更高效
---------------------------------------------------------------------------------------------------------------------------------大學畢業剛參加工作,中外運廣西有限公司的林濤就開始為第一屆中國—東盟博覽會提供物流服務,保證展品跨越山海完好無損地運抵南寧國際會展中心。20年來,他從一名基層員工成長為部門經理,見證了東博會的展品變化與物流服務的提質升級。
林濤(中)在倉庫檢查貨物。記者 何定堅攝
“今天哪個國家的展品可以到?”“哪些展品需要提前入館?”臨近東博會開幕,這是林濤每天問得最多的問題,為了實時掌握各國展品的動態,他將展品歸類,做成一張表格,全天跟蹤。
2004年,林濤大學畢業后就開始服務東博會,負責國內外展品的報關、報檢、運輸、裝卸、倉儲、配送等工作。盡管每個流程都早已駕輕就熟,但他依然神經緊繃,“展品能否完好無損地到達展會現場,直接關系著展示效果,容不得半點閃失”。
“20年前說起越南咖啡、馬來西亞榴蓮、泰國山竹等東盟國家的特色產品,很多人都沒見過。”林濤回憶說,首屆東博會以工藝品、特色產品為主,不少國家的參展商只帶了海報、紙質資料參會,沒有實物展品。近幾年,每屆東博會舉辦前,僅他對接的展品就有幾十個品類,涵蓋特色食品、日化、廚具、工藝品、樂器、生物制藥、醫美護膚等,這些展品每年在展會上都銷售一空,而且越來越多的東盟國家產品能在南寧的大街小巷買到。
隨著東博會“朋友圈”不斷擴容,溢出效應持續增大,今年重啟了東博會境外巡展,首站亮相新加坡,將廣西特色產品帶出去,共享資源和商機。今年,林濤和同事們為東博會境外巡展新加坡站、馬來西亞站提供了全程的物流保障。
為東博會提供了十多年的服務,林濤還見證了物流行業提質升級的全過程。他說,開始那幾年,部分東盟國家的港口、機場和道路等基礎設施不完善,參展商大多選擇貨車運輸展品入境,物流公司一般在口岸接貨。由于貨車只能從友誼關入境,所以越接近開幕時間,口岸越擁堵,“貨車集中抵達,需要排隊通關,費時也費力。”如今,隨著中老、中越、中泰等貨運班列陸續開通,很多展品能直抵南寧國際鐵路港,并經專用通道快速通關。
同時,物流生鮮冷鏈運輸技術也在不斷升級。比如,像榴蓮這樣的鮮果,現已實現全程冷鏈運輸,最大程度地保證了生鮮產品的新鮮度。林濤認為,未來通過東博會平臺,中國與東盟國家之間的多式聯運合作模式會更成熟,將更有效地推動中國與東盟物流鏈、數據鏈、金融鏈、產業鏈、供應鏈、價值鏈等深度融合,更好地促進地區間的合作、發展與繁榮。
來源:南國早報-廣西云客戶端
上一篇:小漠國際物流港刷新深圳港今年單船最大出運量紀錄 3320臺新能源車乘船出海 | 下一篇:中央企業產業鏈融通發展共鏈行動啟動 指向人工智能等領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