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貨運航線布局逐步完善,至10月底新增180余條
---------------------------------------------------------------------------------------------------------------------------------“貨運航線布局在逐步完善,據中物聯航空物流分會不完全統計,截至今年10月,共新增180余條貨運航線。”
11月24日,第二屆全球數字貿易博覽會數字化驅動航空物流樞紐建設研討會上,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副會長兼秘書長崔忠付披露上述數據。
崔忠付表示,今年是我國疫情防控開放以后的第一年,我國經濟處于經濟恢復和產業轉型升級的關鍵時期。從國際方面來看, 2023年10月,全球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為47.8%,連續13個月運行在50%以下,世界貿易組織(WTO)近期將2023年全球貨物貿易的增長預期下調到0.8%。 從國內來看,我國經濟運行延續了恢復態勢,但仍在曲折中前行。10月份,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為49.5%,比9月下降0.7個百分點,進入理論收縮區間。
“結合前三季度數據來看,經濟持續恢復的基礎仍需要進一步的鞏固,但部分跟民生相關的行業,還是保持了穩中向好的態勢,物流行業市場活力較強,主要指標都呈現出穩步回升態勢。”崔忠付說,前三季度,我國社會物流總額249萬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了4.8%。物流業總收入為9.7萬億元,同比增長4.5%。
崔忠付判斷,隨著擴大內需戰略,宏觀政策調控等一系列政策發揮作用,物流需求將呈延續、逐步恢復的態勢,展現出良好的韌性,長期向好的基本面還沒有改變。具體體現在以下五個方面:
一是市場需求穩固。以跨境電商為代表的新興產業,為航空物流發展提供發展動能和穩定市場預期。我國跨境電商在外貿總額中的比重從2015年的1%上升到去年的5%,是航空物流最重要的細分市場之一。根據國際航空運輸協會的數據顯示,80%的跨境電商商品是通過航空來進行運輸的,跨境電商的業務占到航空貨運業務總收入的20%。
二是航空貨運供給加大。航空物流能力的建設在加快,全貨運飛機數量穩步增長,根據交通運輸部數據,截至今年8月底,全行業擁有全貨機252架,比2019年底增加了79架。貨運航線布局逐步完善。據中物聯航空物流分會不完全統計,截至今年10月底,共新增約180條貨運航線。
三是航空貨運網絡在不斷地完善。對外打造國際航空物流通道,我國13個空港型國家物流樞紐所在城市的GDP總合占到全國GDP62.25%,航空物流樞紐在引領、支撐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四是依托航空物流綜合優勢,航空物流企業為跨境電商提供了優質的物流服務,跑出中國加速度。同時,數字化成為驅動航空貨運業創新發展的重要力量。智慧機場、智慧貨站的建設,有效簡化了航空貨運流程,縮短時間,提高效率。
五是營商環境在持續改善。政府部門從支持行業長遠建設發展角度,出臺航空物流政策,包括適空產業引進,基礎設施改造,航線航班開發,口岸功能提升,通關環境改進、信息化建設、貨運時刻增加等方面,逐步構建起,促進航空物流發展的政策體系和體制機制。
崔忠付表示,優化樞紐和布局,完善基礎設施,建設智慧貨運,完善運輸體系是建設航空物流保障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新的發展階段,圍繞我國航空物流樞紐建設,崔忠付分享了他的三點看法。
一是航空物流樞紐建設,要支撐區域經濟發展,發揮樞紐富省帶頭作用,使航空物流成為產業轉型升級、區域協調發展和競爭力提升的重要驅動。2022年,上海浦東機場、廣州白云機場、深圳寶安機場位列全球貨運機場前20強,三家機場的貨運總計已經占到全國機場貨運量的45%,航空物流樞紐建設深度融合區域產業鏈、供應鏈發展支柱。同時在當前大力發展數字經濟的背景下,依托航空物流樞紐為跨境電商等適空產業,提供了專業的服務功能。
二是航空物流樞紐要著力提升樞紐能級。根據當前航空貨運發展需求,因地制宜,完善樞紐配套設施,增強資源配置的能力,同時以航空運輸為核心,推動空陸聯運、空空周轉等多種運輸方式的深度銜接,提高運行效率。
三是要借助快遞、跨境電商等重點行業走出去發展的需要。積極延伸國際物流供應鏈網絡,構建通達全球的航空貨運網絡體系。此外,還要注意數字化場景建設,打造數字化國際供應鏈。
來源:澎湃新聞
上一篇:首次大件運輸!小清河開啟河海直達物流新模式 | 下一篇:11月25日用車計劃:蕪湖灣沚區至大連金州 需6.8米高欄車 |